坚守唐山“疫”线,致敬城市守护者!

来源:本站   作者:唐山发布 发布于:2022-05-09


图片
图片

-TANG·SHAN-

城市de守护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在交通路口

在值守检查点

有这样一群战士

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负重前行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站在保护人民群众的第一线





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是他们的使命担当


在丰润西高速卡口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

相关车辆正有序排队

司机按要求进行扫码

测温、核酸采样、登记等

一整套流程快速高效
图片

与此同时

在102国道滦州界、112国道遵化界

等7个检查站和13个封控口

丰润区交运、公安、交警、城管

等部门工作人员密切配合

以“外防输入,不进一车、不进一人“

为总体原则

严格执行重点工业企业保供车辆

和人员逐一检查通行证件、两码

及48小时核酸证明

测量体温、登记信息

对无通行证件的返丰人员和车辆进行劝返

切实做好来往车辆及人员的排查管控

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
图片
驻守在南高速口的
路南区医护人员
他们是疫情防控中启动最早
但撤退最晚的“守门员”
对每个进入区内人员进行测温
核验健康码、行程码
对风险人员进行抗原检测
处置突发情况

将病毒和危险关在“门外”

图片

为切实把好高速公路出入口“防疫关卡”

坚决守牢“三道防线” 

五一假期

海港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

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有关措施

力保疫情排查“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图片

自高速检查点设立以来

刘立梅便开始负责

大车司机的核酸采集工作

面对繁重的工作

她没有一句怨言

母亲节这天

她仍然毅然坚守在卡点上

一丝不苟做好查控工作

坚决守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图片

曹妃甸交警在高速卡口和重点路段

对过往车辆、人员

严格查验“两证两码”和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

利用警车扩音设备进行防疫政策宣传

并出动无人机巡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宣传巡逻力度

严把疫情防线,筑牢抗疫成果


图片






24小时在岗待命




是他们的忠诚奉献


疫情之下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

“白+黑”持续坚守各高速卡口

留下了他们无私奉献的足迹


路北公安分局牵头开展交通管控工作

切断疫情传播链

孔祥贵作为西外环流动警务站教导员

在检查通道一站

就是几个小时

各类车辆是否能够通行

通行证真伪的鉴别

运送物资及民生物品、消杀作业

等车辆的通行协调工作均由他负责

每一辆车、每一个司机

都要确保绝对的安全才能放行

孔祥贵一刻也不得闲

为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

每日凌晨两三点

还经常能够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图片

和孔祥贵一样 

徐鹏也是每天24小时在岗随时待命 

有一次 

已连续工作9个多小时的徐鹏 

突然接到群众求助 

称其父亲因突发心脏病 

急需到工人医院救治 

得知情况后,徐鹏不顾疲惫 

驾车仅用6分钟就将他们送到医院 

待下午5时许返回工作岗位后 

正是车流量较大的时候 

为确保车辆快速通行 

避免出现车辆拥堵 

他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 

直到夜间11时才拖着疲惫的身体撤离岗位 

徐鹏说 

“其实在这里 

好多人都没有时间观念 

都争分夺秒地抢着干 

心里想的就是千方百计 

要确保人民安全、道路畅通。” 

图片






暖心服务更有温度




是他们的默默守护


在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同时

用心用情用力

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彰显出唐山这座英雄城市的温度


在长深高速唐山南湖高速口

负责值守的丰南区特巡警大队工作人员

正举着专门制作的健康码、行程码扫码牌

让过往司机扫码,配合查验

A4纸大小的二维码贴在

长达近一米的手持杆上

既方便司机扫码,又可以保持安全距离

也能让后面的司机提前扫码,节省时间

图片

值守人员还贴心地为过往大货车司机

准备了装有口罩,免洗消毒液,酒精

消毒湿巾等防疫用品的暖心礼包

礼包里还有一张防疫明白纸

让外地司机能够更清楚地

了解本地的防疫政策和报备流程

用心用情,做好服务

图片

4月28日凌晨4时左右
邦宽线遵化收费站当班班长邢军伟
在收费区内发现一位
步履蹒跚、浑身湿透的老人
赶紧将其让进屋内休息
为老人送上衣物和热水后
邢军伟得知70多岁的老大爷
因和家人怄气离家出走
中途淋雨体力不支
就想在收费站附近躲雨休息
随后,邢军伟一方面联系家属告知情况
一方面耐心开导老人
最终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
“太感谢了,这一宿
我们到处找也没找到
急得‘火上房’,真后怕呀!”

见到邢军伟后,老人家属不断道谢


图片


像这样的暖心故事

每天都在上演

抗“疫”一线的每一个他们,都很温暖

面对疫情,我们有勇气面对

因为有这样一群守“门”人

守好一道门,护佑一城人